一、乳化液杂质污染对性能的影响
污染物类型
金属颗粒:轧制过程中产生的Fe粉、铝屑等金属杂质(浓度约50-1000ppm),会划伤轧件表面并加速轧辊磨损。
微生物与细菌:乳化液中细菌含量超1000个/ml时易腐败变质,产生有害气体(如硫化氢)并缩短使用寿命。
其他杂质:灰尘、矿物离子(Cl⁻、SO₄²⁻等)及残留油脂(液压油、齿轮油等),破坏乳化液稳定性。
污染危害
润滑失效:杂质破坏轧制油膜连续性,导致摩擦系数升高,轧制压力增大。
冷却效率下降:颗粒物堵塞喷嘴,影响乳化液喷射均匀性,导致轧辊热膨胀失控。
表面质量缺陷:残留Fe粉和油污降低带钢光洁度,退火后可能出现碳斑或锈蚀。
二、反冲洗过滤技术的核心作用
高效去除杂质
物理拦截:通过多级滤芯(如纤维滤材)拦截≥10μm的金属颗粒和悬浮物,减少轧辊与轧件表面的机械损伤。
动态清洗机制:反冲洗技术通过逆向水流或气流冲刷滤芯,清除黏附的油脂和细小颗粒,避免滤网堵塞,维持90%以上过滤效率。
维持乳化液稳定性
控制细菌滋生:过滤后乳化液的细菌含量降至安全阈值(如<500个/ml),延缓腐败变质。
平衡化学成分:去除硬水矿物离子(Ca²⁺、Mg²⁺)及污染物,降低阴离子型乳化液对水质的敏感性。
延长使用寿命
降低换液频率:通过循环净化,乳化液使用寿命可延长30%-50%,减少废液处理成本。
保护设备:减少杂质对泵阀、管道的磨损,降低设备维护成本。
三、反冲洗过滤对轧制工艺的优化
提升润滑与冷却效果
清洁乳化液能稳定形成均匀油膜,降低轧制压力(降幅达10%-15%),改善板形控制。
过滤后乳化液喷射均匀性提升,轧辊温度分布更合理,减少热划伤和板形波动。
保障表面质量
过滤技术减少Fe粉残留,退火后板面残碳量降低,光洁度提高(反射率提升5%-10%)。
清洗功能增强,有效清除轧机漏油和板面污渍,避免轧后短期防锈失效。
四、技术经济性对比
过滤精度 | 约20-50μm | 可达到5-10μm |
维护成本 | 需频繁更换滤芯(周均1-2次) | 滤芯寿命延长3-5倍,反冲洗能耗低 |
乳化液损耗 | 废液排放量高(约15%-20%) | 废液排放减少至5%以下 |
适用场景 | 低精度、低负荷轧制 | 高精度轧制及长周期连续生产 |
总结:反冲洗过滤技术通过高效去污、稳定乳化液性能及延长使用寿命,解决了轧制过程中因杂质积累导致的润滑失效、表面缺陷和腐败变质等核心问题,尤其适用于对水质敏感、润滑要求高的阴离子型乳化液体系。